复旦附中博学楼外立面改造

建筑设计: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阅读:239
首页新闻资讯项目复旦附中博学楼外立面改造

项目名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博学楼外立面改造设计服务项目

业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建设地点:杨浦区国权路383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内博学楼

建筑设计: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HDD)

项目负责人:董巍巍

建筑设计团队:沈毅,董巍巍,杨涛,王世杰,吴颖,陈凡,朱莹,李峰

结构设计团队:袁志立,岳锋

给排水设计团队:吴文雯,潘琴

电气设计团队:魏泉,韩克军,熊棠

室内设计团队:葛卿,刘思涵,王艺伽

景观设计团队:费屹东

项目管理团队:杨庆琳,庄琴

总建筑面积:6653㎡

项目状态:已完工

设计时间:2020年3月-6月

建成时间:2020年12月

摄影:Luca Forteleoni(HDD)

文字:王世杰(HDD)

旧建筑改造常常具有技术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诉求;结构体系、成本控制、规范制约等技术难题,加上使用者对改造后的建筑“好看”且“好用”的精神需求都对我们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些也是我们对复旦附中博学楼外立面改造时极有利的切入点,克服技术难题的同时最大程度满足使用者的精神需求便是我们此次设计最核心的探究课题。

△ 树影斑驳的博学楼校园内主入口

历史悠久的博学楼与复旦文脉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前身经历了复旦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3年)、劳动中学(1957年)、复旦大学工农预科等阶段,于1962年定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目前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复旦大学共同领导的首批上海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作为历史悠久的名校,自身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尤其是红砖更成为了悠久文脉的代表性符号。

△ 原博学楼园区内主入口

宛若同期设计的连贯立面

传统与现代交错的西立面与北立面

为了呼应校园内另外两栋“红砖”教学楼,同时契合附中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核,我们采用红色饰面砖为底白色石材线条穿插其中,再以深灰色点缀,一改原教学楼重复单调的立面,为历史悠久的校园注入新的活力。

在改造立面的同时,我们也对部分空间进行了微改造,提升教学楼形象的同时,也改善了师生的使用体验;增设更多的交流灰空间,将阳光更多的引入教学楼的方式,都是我们对使用者使用体验的提升。

△ 绿树成荫下的博学楼(右)和笃志楼(左);白色线条隔空连续

连贯整体的南立面

博学楼因其造型方正,视觉感受上高于边上的旦华楼,所以在四层位置增加白色铝板和白色方孔穿孔铝板作为线条将旦华楼白色线条延续,使得南立面整体形象得到了统一和提升;此外,三层、四层突出一个体量增加立面变化同时,将原本分布在各层的48台空调外机统一放置在穿孔铝板后,使立面更加整洁。

△ 南立面新旧对比,上为旦华楼,下为博学楼

△ 校园一隅,夕阳下的博学楼(右)和旦华楼(左)

新颖错落的东立面

东立面作为博学楼主要临街的立面与周边建筑“对话”也突出了新与旧语言的融合,用有历史感的红砖搭建新潮且错落的立面;而穿孔金属板体块则很好的结合立面的韵律隐藏了原本杂乱且随意布置的空调外机。

△ 东立面新旧对比,华灯初上的沿街东立面(左)

轻盈利落的连廊

连接旦华楼和博学楼的连廊本是学校中的重要交通节点,满足了各教学楼之间的高效连接;但原本搭建的简易弧形阳光板顶棚不仅漏雨而且容易积攒污垢,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上大打折扣。因此,我们更改了原屋顶的形式,重新组织排水,在吊顶中加入隔音材质,减小通道内的噪音;考虑到校园内整体的立面效果,将白色穿孔板附于外侧,以轻盈的“节奏”连接两栋教学楼。

△ 连廊新旧对比,不同年代的建筑在新修缮的连廊下共生

△ 校园一隅,花团锦簇下的连廊与博学楼

“重量置换”——历史感与现代感并存的立面新语

博学外立面在设计伊始便将可实现性考虑在内,为了不给教学楼增加额外的荷载,我们拆除部分厚重的窗间墙和挑板以减轻自重,再使用重量相对较轻的水泥纤维板和穿孔铝板作为外立面的装饰材料,在红砖带来的厚重感和历史气息之余,为建筑增加一抹灵动和现代气息。

水泥纤维板

本次使用的水泥纤维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白色仿石材肌理,应用于东立面和北立面;另一种则是红砖肌理,应用于南立面;利用其自身安装所需龙骨的空间,我们将原本暴露在外的许多空调管线和落水管隐匿于其中,接近传统材料(石材,饰面砖)的效果同时,自身重量却要轻很多。

△ 多材料在北立面上的融洽结合

穿孔铝板

在博学楼的不同区域,我们共使用4种不同打孔形状,颜色,和孔率的穿孔铝板以满足教学楼不同的需求;连廊部分使用白色穿孔铝板,空调外机,窗边使用孔率为55%的深灰色穿孔铝板,遮挡空调外机却不影响其工作;南立面使用方型砖红色穿孔铝板以最大程度契合南立面统一的红砖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正方形孔的白色穿孔铝板使立面更加丰富。

△ 多材料在南立面表现红砖的肌理

饰面砖

在博学楼极大部分区域我们使用了传统的饰面砖,在砖的贴法上我们力求改变,用两种颜色的砖和三种不同的贴法的组合去突破砖纹肌理立面所带来的的古板和单调,隐约间为立面增强了横向的韵律。

△ 两种颜色,三种贴法让立面增添线条感

△ 即使只有红砖,山墙面也并不单调

“空间微改造”——充满阳光、美景和欢声笑语的教学楼

我们解决的不仅仅是“好看”的诉求,更多的是考虑是孩子们和教职员工在其中的学习和生活;改善室内光环境、增加景观渗透、丰富空间形式及连续性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课题。

△ 在原本的教学楼2、3和5层增加飘窗,在入口处增设双层柱廊,让视线更加开阔,空间更加丰富

柱廊——连接教室与花园

考虑到原教学楼入口只有一个简易玻璃雨棚,仪式感匮乏,空间形式单一,故而增设双层柱廊;柱廊一层设有两个公共活动区,二层自成活动平台;我们想留给学生们更多的可以坐下来开心交谈的灰空间,并将景观更多的引入教学楼中。

△ 学楼入口处新旧对比,柱廊的加入让入口空间更加多样(上:改造后;下:改造前)

△ 柱廊一层公共活动空间,将景观渗透进柱廊

△ 柱廊二层活动平台,与笃志楼二层平台,中心下沉花园视线相通,空间延续

走廊——远眺绿色与远方

暗沉的走廊将教学楼和环境优美的校园所隔绝,通过增加飘窗,改变开窗方式和取景窗玻璃的尺寸,真正让窗框变相框,校区变景区;漫游于教学楼中,增大的玻璃让更多柔和的阳光散落进教学楼,以疏解学生紧张的学业压力。

△ 西立面材料与构造及室内通透的视觉感受

△ 大取景窗+铝合金开启扇;校园美景一览无余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原教学楼的结构体系的同时,增设飘窗,改善了原走廊单调的线性空间,增大了学生与教职人员驻足交流的可能;铝合金开启扇加大取景窗的组合,让更多校园美景伴随阳光映入教学楼之中。而历史悠久的水磨石地砖也在施工过程中也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和保护,以诉说属于博学楼的历史和辉煌。

结语——在制约中塑造自由、热情的立面和空间

教育体制,规范制约,结构体系和预算控制,这些先决条件共同促成了博学楼的外立面改造,通过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我们也努力把这些约束条件转化为建筑本身的力量,给这所市重点高中注入更多身心与生活的关怀,传承与开拓的精神和交流与欢笑的活力。希望藉由我们的设计和各方的共同努力,留给学生记忆力的校园不仅仅是教室里的奋笔疾书和操场上整齐的队列,还能有柱廊下的欢声笑语和教学楼内移动的阳光。

版权声明:本文以获发布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以SOSOARCH编辑版本转载,欢迎转发。

免费投稿:将内容发送至邮箱sousoujianzhu@qq.com完成投稿。

评论
SOSOARCH
评论
置顶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线咨询 工作时间:工作日 9:00-18:00
投稿 投稿微信客服二维码 投稿邮箱:sousoujianzhu@qq.com
产品销售 产品销售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z885371300 电话:13623266204
反馈
17717119704
收藏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