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

设计公司:启迪设计阅读:319
首页新闻资讯项目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

项目名称: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

位置:江苏 苏州

设计公司:启迪设计

摄影师:Haojun Li, 章勇

整个设计的出发点在于:建筑不应孤立地被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建筑师致力于在建筑与环境关系找到一个契合点,以“山水”为核心思想指导建筑设计,实现对所在城市环境场所的回应。设计面临最棘手的问题,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如何与一座不大的山共存。所谓自然先于建筑而存在,基地中央的思古山林木葱郁,景色宜人。然而它不过数十米高,甚至与普通教学楼相差无几。

本次设计的高等中学体量庞大,包含众多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这些庞大的建筑体量对场地形成包围状,势必会遮挡山形,破坏原有的自然的肌理。在尝试了多种方法后,建筑师最终得出结论:既然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那就干脆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不需要去刻意迎合地势,而是要贴合山水本身的形态,成为自然的延伸,让一座单峰变为群峦,令建筑与环境共同创造出新的场地关系。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建筑的形态必须非常贴近现有的环境。建筑师利用的起伏屋面来体现山体的层次,它们顺势而下,又自然形成蜿蜒的建筑立面,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同时,每栋建筑在平面上又自然“摆动”,如同连笔书法一般成为山的延续。

在材料使用上,建筑师也力求达成“山中原石”般的视觉效果,立面上大片采用了贴近当地山体颜色的黄褐色面砖,同时利用竖向木色铝板构件点缀空调机位、开敞连廊等灰空间,增加其辨识度。如此规则又带有变化的立面体现了建筑的统一性,又丰富了建筑视觉效果,凸显了山形的轻重缓急。1984年,柯林·罗(Colin Rowe)提出采用图底关系来对肌理进行研究分析, 成为后续城市肌理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以往多数的中小学设计,都是在高度城市化的闹市中进行的,这些地块被人为分割为规整的方形街区,造就了同样规整的建筑形态。然而在本案中,建筑师面对的是完全以自然山形肌理为中心的场地,传统阵列式排布的学校无法与周围环境形成合理的图底关系。于是,建筑师想到将建筑的体量顺应场地自然展开,围绕自然环境呈放射状布置。舒展的建筑布置不仅适应了特殊的基地形态,还对街道轮廓进行界定,最大化地回应了场地关系。

基地主入口位于南侧青城山路,主入口广场自然延伸至思古山脚下,西侧布置体艺-运动区,东侧布置文化行政区,沿山脚布置教学实验楼;次入口则布置于嘉陵江路,沿路布置食堂-宿舍区。各功能区分区明确,符合使用流线的同时,兼顾了动静分区。整体布局在兼顾教学、运动、生活等多种功能使用的基础上,利用风雨连廊使各个功能区块形成相对独立又互为整体的有机组合。

如此的布局,注定了学校环山而行的长距离流线,但学生们的日常作息又非常紧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建筑师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的优势将各功能空间拉近,通过对走廊、楼梯、台阶坡道等公共空间的合理组织和设计创造高效的步行系统,来实现对各个功能区间的高效贯通。建筑呈聚落式环绕山水展开,采用“串葫芦”的方式,利用游廊将所有的功能体块串联起来。

使这些相互独立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大缩短了交通流线。与以往“阵列”式校园布局不同,“串葫芦”规划形成的自由多中心布局让山水景观通建筑间的空隙渗透进入校园的各个角落,所谓“一层看山,二层观水”,游廊成为了自然与使用者间建立联系的重要角色,最大化地利用校园的景观资源,增加了人与自然的对话。

如今,学校规划已不局限于创建有形的校园,而是更加注重营造自身特有的环境氛围,将山水、园林等传统特色环境特征贯穿于教学、工作、生活与交往空间中,达到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在此背景下,新时代的校园规划越来越注重学习场景间的融汇贯通,教室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的发生,在于学生的足迹所至。在本次设计中,建筑界面围绕思古山展开,户外阶梯、连廊、架空平台,都提供了将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可能性。学生推开教室门窗,便是“自然”,这样的空间形态会鼓励学生进入户外这“第二课堂”,增强学生自我认知,成为他们沉浸式教学的一部分。

设计图纸

版权声明:本文以获发布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以SOSOARCH编辑版本转载,欢迎转发。

免费投稿:将内容发送至邮箱sousoujianzhu@qq.com完成投稿。

评论
SOSOARCH
评论
置顶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描二维码在线咨询 工作时间:工作日 9:00-18:00
投稿 投稿微信客服二维码 投稿邮箱:sousoujianzhu@qq.com
产品销售 产品销售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z885371300 电话:13623266204
反馈
17717119704
收藏点赞